每年看到很多人来拜佛,佛殿满满的,延生堂也满满的,祖师殿也满满的,绕佛都绕不出来了。有一个问题是我很感兴趣的,每个人到这来都有一段故事,包括我自己。这个故事,也许现在看是这个样子,但是把时间往前或者往后移,故事会改变的。因为有时候我们只看到点,没有看到线。
有一次我去柏克莱圣寺,遇见一位居士。我问他:“你来这里多久了?”他说1996年来,已经19年了。那年他从纽约搬到柏克莱,去柏克莱圣寺的时候,觉得像回到了家,后来才认识我们这里。他说其实读中学的时候,大概一九八几年,他的祖母已经到这里出家。
当时他并不知道,直到来美国留学,毕业后从纽约搬到柏克莱才知道:“哦!原来祖母出家的地方就是这里。”2012年,他把过去发生的种种事情,一个点一个点串联起来才了解到,原来他很早就跟这里有缘分了。
拜佛的第一天,有一个居士跟我打招呼。去年这位居士报名参加菩萨戒,审查时我们发现他连皈依都没有,于是就回复他这样不合资格。虽然菩萨戒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先受三皈五戒,但是在受戒的次第上,应该先受三皈五戒,有戒律的基础后再来受菩萨戒。所以就建议他,可以到附近的道场先受三皈五戒。
他住在加拿大东部,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道场,可是那个道场只传三皈,不传五戒。他很泄气就写信来说:“也许因缘不成熟,以后有机缘再来受菩萨戒好了。”我们也没有办法,因为偏远的地方不是到处都有道场。后来我收到一封电邮,说恒来法师要去加拿大的华严圣寺传三皈五戒。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他,于是他在华严圣寺受了五戒。去年八月,也就顺利地来这里受菩萨戒。
一个人本来不是要来拜佛,可是后来跟这佛法竟然这么相应。这是什么道理呢?我想过去生中,他一定是修这个法门,所以跟佛这么有缘。这一生,当他迷的时候,佛就把他摄受回来了。
刚刚岩法师讲达摩祖师的故事提到,人性很难捉摸。到底人性是什么样呢?其实人性,或者我们的心,有善性、恶性。这个善恶性在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着,但要缘具足了,善性才会显露出来,恶性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因此,善性加上好的外缘,我们就想要修行;恶性本来是不动的,可是碰到恶友或者恶的环境,就会让我们的恶性增长,就会造很多恶业。
所以〈普贤行愿品〉第四大愿──忏悔业障,就说:“菩萨自念,我于过去无始劫中,由贪瞋痴,发身口意,作诸恶业无量无边。若此恶业有体相者,尽虚空界不能容受。”

http://www.fjzyw.com/goods.php?id=57
这个贪瞋痴从哪里来?就是我们一念心。恶性,本来是潜伏不动的;恶缘来的时候,就把它引发出来。就像种子,如果种到泥土里,有水分、阳光、空气,它就会生长;如果放到冰箱里或是种到石头上,就不会生长,也就是没有那个缘。
因此,修行的时候,善缘非常重要。我们要跟人结善缘,跟三宝结善缘,跟修行法门结善缘,跟道场结善缘。因为缘越深,当你迷了,这些因缘成熟就会把你摄受回来。所以这么多人来拜佛,就是因为过去生中有善因缘;因缘成熟了,你自自然然就回到万佛城了。
最后,鼓励大家常常拜佛,诵经,多行善事。这样与佛的缘结得就越深,当你迷了这些因缘成熟会把你摄受回来的!